硝烟再起大马士革:以色列“斩首刀”下的叙利亚困局与中东新棋局
一、总统府前的“地狱火”:空袭背后的战略杀招
7月16日,以色列F-35战机以GBU-28/B钻地弹撕裂大马士革夜空,叙利亚总参谋部入口化为废墟,国防部墙体洞穿,总统府浓烟翻滚——这场针对政权中枢的“斩首行动”,将朱拉尼的执政根基炸得摇摇欲坠。以军宣称打击目标是“转移至南部的叙军坦克”,实则刀锋直抵国家象征,200余次空袭的烈度远超常规军事报复。看官须知,此非偶然泄愤,而是以色列为填补“战略纵深黑洞”精心策划的落子:伊以冲突中伊朗导弹曾如雨倾泻,暴露出以色列国土狭小的致命软肋。如今伊朗暂歇,以军立刻调转炮口,将叙利亚南部三省(德拉、库奈特拉、苏韦达)锁定为“安全缓冲区”的必争之地。
二、朱拉尼的“光速认怂”:生存逻辑压倒主权尊严
空袭后72小时,朱拉尼在电视镜头前强撑镇定,宣称“保护德鲁兹人是优先事项”,承诺严惩“虐待德鲁兹人”的下属,更将南部安全事务移交当地长老。笔者深剖其因: